近年来,陇西法院坚持守正创新,以审判管理为引领,以审判质效树标杆,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审判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目标坚实迈进。
系统构建,准确把握审判管理定位
院党组准确定位信息化条件下和司法改革后审判管理工作在全院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审判管理职责具体细化为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专业法官会议日常事务、审判经验总结等五个方面,使审判管理工作成为党组和审委会研究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组织审管办干警参加上级培训,赴各地法院调研学习审判管理工作经验,强化审判管理理念、方法、措施的培育提升,有力强化审判管理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同时科学合理设定审判管理质效目标,以年终考核和日常考核的各项指标引导团队正确处理管案和管人的关系,推动形成“法官善管理,辅助人员重协作”的团队运行模式。
深化改革,创新审判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审判管理制度体系,以《审判权运行机制及司法责任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总纲,配套出台《院、庭长司法权力清单》《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办法》等34项规章制度,构建起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运行新机制。完善“三查”“三评”工作机制,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层次把关的案件质效监督新模式。紧扣案件质效顽疾,动态关注收结案数量、案件卷宗、裁判文书、发回改判案件,通过编发《审判管理工作动态》《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情况通报》,促使各法官有意识地保持领先数据,优化接近数据,提升落后数据,倒逼办案法官提高案件质效。
更新理念,推动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
主动更新工作理念,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建成融“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办案流程管理系统”“法官个人工作平台”为一体的数字法院应用系统,对立审执各个节点进行智能化的控制管理,努力推进全业务上网,审判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实现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陪审员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同时为杜绝单纯依靠“电脑管理”的弊端,陆续推出了审限督办令、季度结案冲刺排名榜、庭审直播提示书等制度,做到“智能管理”与“人工管理”有益互补。
陇西法院将在制度机制建设、硬件设施提升、工作理念转变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审判质效,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