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县区法院: 安定区 | 通渭县 | 陇西县 | 渭源县 | 临洮县 | 漳县 | 岷县
法官说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官说法

【法官说法】首期上线!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来源:研究室、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责任编辑:定西中院 发布时间:2024/5/31 21:53:08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院声音,提升法治素养,促进依法治理——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携手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法官说法》全媒体普法专栏,首期节目邀请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范勰做客演播厅,带您了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应知应会知识点。


实录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长期以来,作为平安定西、法治定西的建设者、推动者、践行者、捍卫者,人民法院勇担使命、忠诚履职,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踵事增华;作为平安定西、法治定西的引领者、传播者、记录者、守望者,新闻媒体铁肩荷责、妙手华章,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赋能添力。

从今天起,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法官说法》全媒体普法专栏,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需求,由专业法官以案释法析理,解答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良方,促进社会和谐。今天首期节目,我们请市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范勰为大家说法。

主持人:范法官,众所周知,普法是法院的职责之一,那么,平时你们是怎样普法的?

 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普法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全市法院通过庭审直播、裁判文书等四公开、法院新媒体以案说法、法律八进、巡回审判、法官联企业、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执行网络直播等各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我们在走访调研中也发现,普法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还不够,需要加强。

主持人:在法官说法全媒体普法专栏开播之际,请您谈谈,法院是出于哪些考虑呢?

 官:是出于普法的需要和群众的需求。通过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开办法官说法普法栏目,我们将组织专业法官上广播电视,结合办案实践,以案释法析理,借助主流媒体的优势,传播法治正能量,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更加理解和支持法院的工作,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

主持人:我了解到,定西法院去年办案6万多件,这个数在全省也是靠前的,总体质效怎么样?

 官:近年来,进入法院的案件不断上升,我们案多人少的压力很大。2023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65128件,办结63370件,收案、结案数量在全省都排在前3。办结案件中,刑事1820件、占2.87%,民事34358件、占54.22%,行政662件、占1.04%,执行24361件、占38.44%。我们有12项核心指标走在全省法院前列,优势指标总数居全省首位,一站式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6家基层法院年度审判质效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总体上,审判质效稳定在全省前列。

主持人:看起来,民事案件占了一大半,不过,社会更关注刑事案件。那么,常见多发的有哪些?

 官:我们每月开展司法审判数据会商。结合大数据分析,我作个排序。民事案件中,最多的是离婚纠纷,占27.36%,有7500多件;其次是民间借贷纠纷,占13.43%,有3700多件;第三是买卖合同纠纷,占7.74%,有2100多件;第四是劳动合同纠纷,占5.89%,有1600多件;第五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4.71%,有1300多件。这5类纠纷,占全部纠纷的59.13%,接近6成。刑事案件中,危险驾驶罪占17.76%,有380多件;故意伤害罪占13.91%,有300多件;帮信罪占12.2%,有260多件;盗窃罪占8.03%,有170多件;诈骗罪占6.21%,有130多件。这5类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58.11%,也接近6成。

主持人:这么排下来,前5位的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分别占到将近6成,这便是法官说法的重点吧!

 官:主持人说得对。我们办法官说法这个栏目,就是面向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群众最需要了解什么,法官就重点介绍什么。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基于司法大数据分析,优先介绍多发常见、占比较大的民事纠纷、刑事犯罪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现实生活中,群众对这些领域的法律知识有实际需求,法官将重点介绍。另一方面,栏目组也将广泛征集广大听/观众的建议和需求,大家需要的实用的,我们将安排法官作重点讲解。总之,让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

主持人:您是三级高级法官,作为首期节目开栏嘉宾,今天将具体说什么法呢?

 官:我要谈一谈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最近,我们同教育部门联合举办读书会,主题就是共商未成年人协同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主要谈一下法院履行审判职能、加强司法保护的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主持人:说起未成年人,前不久,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案备受关注,这案子到了法院,一般会怎么处理?

 官: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处罚上宽容但不纵容,该惩处的依法惩处。我国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被判5年以下的应封存犯罪记录,这些都是司法保护措施。我注意到,那3名嫌疑人都不满14周岁。416日最高法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13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全国法院共审结已满12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重伤案44人,被依法判处1015年有期徒刑。

主持人:是不是刑法修正案(十一)面世以来,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年龄有所下调?

 官:下调了2岁。现在分3种情形:一是已满16周岁的,应负刑事责任;二是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八大重罪,应负刑事责任;三是已满12不满14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大重罪,并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这一款就是新增的,202131日前,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同时,法律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主持人:那么,从法院办案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总体上是个什么态势?

 官: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20212023年,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罪犯占全部刑事罪犯的2%2.5%。同期,定西法院这个比例为0.5%1%,共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1件、58人,犯罪多发的有盗窃罪13件、强奸罪12件、故意伤害罪10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共有未成年人被侵害犯罪案件90件、108人,未成年人被侵害多发的有强奸罪4653人,强制猥亵、侮辱罪2430人。以上两个方面,被告人和被害人均为未成年人的有36件,问题不容忽视。

主持人:这个的确需要重视。根据你们掌握的情况,当前,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哪些问题最为突出?

 官:4大问题尤为突出:一是未成年人被性侵害问题,全国、全市法院审结的案件中,未成年人遭性侵害的都呈上升趋势;二是网络不良信息侵蚀问题,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有近6成曾长期沉迷网络;三是家庭监护缺失问题,全国法院审结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的占30%以上;四是校园暴力问题,表现为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

主持人: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从专业法官的角度作观察和分析,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4条:一是家庭,大量离婚纠纷直接影响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有的父母闹矛盾拿孩子出气;二是学校,一些校园欺凌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干预,导致学生滑向犯罪或者被侵害;三是社会,像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酒店、宾馆等住宿场所不良风气的侵染;四是网络,不良信息触手可及,有的孩子打游戏花掉几千上万,家长才发现。当然,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我们要反思孩子之外的原因。

主持人:实践中,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关。由此往前推,您认为哪些关口的保护亟待加强?

 官:《未成年人保护法》是1991年制定的,起初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4个专章,2020年修订时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2个专章,这就是六大保护。司法保护是断后的;政府保护是兜底的;网络保护重点是管住手机,这还是家庭和学校的事;社会保护涉及方方面面,重点是娱乐场所监管。实际上,绝大部分孩子白天在上学,放学了呆家里,一部分时间去了餐饮娱乐场所。这么算下来,最关键的还是家庭保护,其次是学校保护,再就是社会保护。

主持人: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在最关键的家庭保护方面,您想对家长说些什么?你们法院能做些什么?

 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关爱和教育自家孩子上,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一定要管好手机,随时留意孩子的身心健康,爷爷奶奶也不要过于娇惯孙子。大道理都懂,关键要做到。我们法院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严格落实司法保护措施。比如,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监护人依法带娃。最近,安定、陇西、渭源等法院给离婚案件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

主持人:依法带娃,就是说家庭教育现在也得依法办事了。那么,在学校保护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官:这方面,最近我们同教育部门有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的建议是抓早抓小、严肃处理校园欺凌问题。学校和老师要教书育人双手抓、两手硬,特别是发现有校园欺凌、厌学逃学、不良交友等苗头时,要沟通家长及时干预。去年,法院向有关学校发出的司法建议得到积极反馈,我们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推动有关单位落实管理责任。

主持人:除了家校,就是社会和网络保护了,似乎更难落实。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最后讲几句。

 官:社会保护和网络保护涉及面很宽,确实更难抓。长期游荡于娱乐场所的未成年人犯罪或被侵害的概率高,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浸染防不胜防。法院将坚持刑事、民事、行政一体化保护,积极能动履职,推动抓前端、治未病。总之,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借此机会,我呼吁全社会携手构建协同保护机制,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主持人:今天的节目到此就要结束了。范法官结合法院办案情况,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给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干货满满、收获良多。谢谢范法官!谢谢朋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